“大力發展向海經濟”,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發揮好海洋潛力、服務戰略、以嶄新姿態邁入“十四五”走向未來的殷切期望。牢記總書記囑托,我區不斷推進向海經濟縱深發展,持續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,構建具有廣西特色的現代向海產業體系,建設海洋強區。
8月22日,廣西濱海公路龍門大橋東岸主塔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成。這是廣西規劃建設的長跨海大橋,也是廣西首座單跨超千米的特大橋,全長7.6公里,主橋長1198米,建成后將打通廣西濱海公路“卡點”,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。針對用海面積大、用海方式多、用海風險高的特點,自治區海洋局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及時解決用海保障問題,實現當年籌備當年動工建設。
除了實現用海資源要素保障,廣西還大力推進向海經濟產業發展。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美容護膚領域26年,由代工生產走向自主品牌。4月以來,公司深挖北海南珠資源優勢,與科研機構聯合攻關,實現產品研發新突破,新產品備受歡迎,簽下1億元訂單。
做大做強向海經濟產業,深度融入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。在北海新宏恒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,價值上百萬的魚粉干燥機正吊裝裝車,準備運往東部沿海地區。目前,公司主攻市場由國外轉向國內,轉型為國內魚粉成套設備與畜禽處理設備龍頭企業。4月以來,公司連續簽下了兩個千萬級別的訂單。
作為海洋經濟發展城市, 北海以海洋生物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、公共服務平臺等領域為發展要點,目前完成投資11.99億元,13條產業鏈項目取得明顯成效。
今年起,廣西實施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,成效初顯:北海馮家江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模式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樣版;探索采用“立體分層設權”方式解決重大項目用海走在全國前列;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取得新突破;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、海洋生物醫藥、現代海洋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,鋼鐵、有色金屬、新材料等為主體的綠色臨港產業加快升級改造,現代漁港經濟區建設大力推進,海產品精深加工業進一步壯大,濱海文化旅游產業初具規模。
廣西臺 陳婧悅 汪舒 潘之銘
欽州臺 韋雨晴 盧浩慧
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文章源自https://h5.gxtv.cn/html/article/wapArticle.html?dataSource=0&objId=3e708db6e3854076bed8695a0ca901fd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謝謝。